過去我從來沒想過,一輛KIA所生產的汽車也能讓我如此血脈賁張、驚喜連連且欲罷不能,KIA現在真的不一樣了。
 
 
對於大部分消費者包含本人在內,KIA這個品牌說陌生也不陌生,但說熟悉卻也稱不上熟悉,尤其是曾經在國內市場缺席多年的空窗期之後,KIA由新任總代理森那美重新導入的新車對我們而言幾乎可說是全新的體驗。
 
 
KIA隸屬的現代集團近幾年除了非常成功的取得了北美市場大餅的銷售佳績,亦積極擴展歐洲版圖,大手筆在法蘭克福創立研發設計中心之餘,亦重金延攬了知名設計師及工程師催生新車,這次《Go車誌》受邀前往德國試駕的Stinger,自然也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誕生,但它卻是一輛很不一樣的KIA,不僅採用了令人過目不忘的四門跑車車體造型,更採用了專為極致駕馭樂趣而生的前置引擎後輪驅動規格,重點是頂級性能版還高達370匹馬力,這樣的帳面數字在KIA歷史中堪稱是顛峰,無怪乎原廠將Stinger試駕活動場地選在素有「綠色地獄」的紐柏林(Nürburgring)賽道,而這台車據悉也有機會在今年底台北車展亮相,並預計明年第2季在國內上市。
 
 
從概念幻化成真
 
在切進Stinger試駕主題之前,我先帶領各位回顧一下歷史。2011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中,KIA曾經推出一款稱為GT的概念車,各位讀者如果有在關注國際車壇動態的話,可能或多或少能從腦海中找回片段記憶,但是就如許許多多曇花一現的概念車,或許在車展當下想展現的是該車廠未來的計劃或是設計藍圖,但有些超現實的發想在我們普遍認知中,大概有超過一半一上的機率,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於量產車上實現的,更何況以KIA原本的品牌定位而言,一輛極其流線、前衛,且看似必須匹配高性能動力的四門GT跑車要量產談何容易,因此我相信很多人在車展之後,便漸漸將它淡忘了。但沒想到,這輛由KIA設計總監Peter Schreyer主導的作品,卻仍在檯面下如潺潺細水般緩步發展,直到5年後以近乎維持概念車80%外型的基礎下,透過Stinger的車名於2017年初北美車展正式誕生,且原廠內部開發時所鎖定的理想對手,就是BMW旗下的4系列Gran Coupe四門跑車!
 
 
 
 
我不知道各位看到Stinger第一眼的感覺是什麼,我個人在看到實車之前,透過網路上的圖片或影片端詳,認為它的設計確實是要時間適應;但當我終於來到實車面前,我很想跟他說「你本人真的比電視上還好看!」,或許難免有人還是會說它帶有XXX品牌的影子,但我想外型接受度這是很主觀的,但至少我在它四周端詳了許久,確實有許多令我感到讚嘆之處。我們此次試駕的車款,統一搭載的是頂級3.3升V6雙渦輪引擎,因此它在扮相上也更為兇猛講究。
 
長車頭搭曲面腰線
 
 
首先一眼看去,可以發現它有極為修長的身形,長車頭、短前懸,搭配凹凸有致的腰線輪廓,一直到與車頂線條完美融合成一道弧形的斜背式車尾,就設計層面來說,我認為當初Peter Schreyer在構思成形期間,心中必然未有太多現實包袱,什麼品牌定位、什麼成本,在這台車上就像跳脫了框架。車頭在家族招牌虎鼻水箱護罩中,加入了點點星芒般的亮面材質,中央並安裝ACC車距控制雷達;左右鋒利的頭燈組,內建LED遠近光燈,以及視覺非常獨特的蜂巢狀LED方向燈,而在左右頭燈組下方、保險桿隆起處,則設置了氣流導引通道,至於中央下方的氣壩,除了採大面積的蜂巢造型,鍍鉻外框在下方也融合了類似獠牙般的形象,讓整個車頭看起來層次豐富之外,更具有侵略性的狂傲氣勢。
 
 
 
順著車頭向車側移動,可以看到引擎蓋上方另外安排了兩個散熱孔,但如果仔細端倪可以發現它其實只是裝飾物,並未實際打孔、當然也不具任何的效益,但多了這兩個「飾板」,確實又提煉出更多的性能風味;不過車側葉子板上的這個垂直鍍鉻蓋板內,就真的有實際的空氣力學考量了,這個通風孔和方才車前保桿的氣流導引通道結合,能有效減少車輪四周的亂流產生,進而增加行車穩定性,這樣的設計在現今的BMW不少車款上也同樣看得到。
 
視覺造型奇特不奇怪
 
 
 
車尾設計是我覺得Stinger最精采的部分,方才提到的車頂線條弧線,再和車側窗框上方向後延伸的鍍鉻飾條結合起來,不僅在視覺上有畫龍點睛之效,類似三角狀的C柱和豐腴飽滿的後葉子板,感覺似乎有些Tesla Model S的形象在裡頭,不過Stinger的首尾處卻有著更多的層次感,首先是尾廂蓋有著類似小尾翼的收摺,其中又整合了LED尾燈及反光飾板,而在尾燈組兩側還有額外的反光條延伸到後葉子板鈑件中,成為辨識Stinger最顯眼的印記;另外就如車頭,車尾的保險桿同樣也具有侵略性,左右兩側有通風開口設計,中央下方的黑色鏡面材質空力套件,左右則整合了雙出排氣尾管。
 
 
至於在圈胎部分,試駕的3.3升車款搭配的是前225/40R19、後255/35R19的配置,採用的煞車系統為Brembo的前四活塞、後二活塞的煞車卡鉗,但碟盤並未採用進階的打孔通風碟。
 
跳脫品牌定位 車艙質感細緻出色
 
 
 
由於這次的試駕行程,除了紐柏林賽道上的實際體驗,其他在內裝空間的體驗上,其實時間是相對有些緊湊的,不過當我進入駕駛座之後,立即可以感受到原廠對於Stinger的用心,其組裝、用料及科技應用,其實已完全不考慮KIA本身品牌定位問題,直接以高端規格來打造。皮革包覆的中控台上,最顯眼的視覺印記,就是近年逐漸流行的飛機引擎造型空調出風口,上方並有一個固定式的8吋影音觸控螢幕,在細緻的皮革及細膩金屬質感應用交錯下,整個氛圍幾乎就是一輛高級品牌車款。再三輻式方向盤前方的儀表板,仍維持著傳統雙圓指針表樣式,但中央另外附有彩色螢幕,除了行車資訊、影音系統,還支援衛星導航圖資、甚至是G值表,而在這樣典雅前衛兼具的車艙中,最具吸引力的莫過於,車主還可另外選配具有15支揚聲器的Harman / Kardon頂級音響。
 
長軸距設定 乘坐空間合乎使用
 
 
 
既然稱為GT四門跑車,除了動力要夠強勁,車艙的乘坐舒適度當然也是必須強調的重點,但為了兼顧操控優勢,進入駕駛座之後可以發現,Stinger有著極低的座點,原廠數據其離地高僅有180mm,身處前座就像是跑車般的坐姿,另外它的跑車座椅,在駕駛座標準配備8向電動調整,另外也可額外選配電動蝴蝶翼角度夾緊功能,無論是泡棉的支撐性,或是側向的包覆性都有相當優異的表現,試駕車的車頂還搭配了黑色麂皮材質包覆及大面積天窗。至於在後座部分,由於車身軸距達到了2905mm的規模,因此成員的膝部空間還不算太侷促,畢竟以屬於中大型車的尺碼,同行媒體朋友180公分的身高乘坐,前方調整為他自己的坐姿,和前座椅背之間約莫還有一個拳頭的距離,頭部空間受限於造型,自然壓迫感會稍重了一些,但也有四指到一個拳頭的表現;後座設計雖然可乘坐五人,但由於後驅車款中央隆起處較高,且左右兩個座位都採挖深處理,因此中間若要坐人恐怕還是以短途為佳。
 
 
行李廂空間雖然不是跑格車款強調的重點,但自Audi A5 Sportback以降,一直到BMW的4系列Gran Coupe,我們可以發現都採用相同的斜背是開啟尾門設計,這樣的好處是能夠擁有比傳統尾廂更大的開口,使得置物機能更為出色。打開電動尾門之後,KIA原廠表示Stinger在一般狀態下能擁有406公升的容積,可收納兩個全尺碼行李箱或是高爾夫球具,另外底板掀開後僅有一個後置電瓶,但令人意外的是,Stinger未配置擴充更便利的椅背快倒拉柄或按鈕。
 
雙渦輪370匹馬力 刷新KIA歷史新高
 
 
 
在檢視完外觀及內裝之後,我們開始切進試駕的核心領域,也就是動力底盤部分。在原廠的規劃中,Stinger針對全球市場將供應兩具汽油及一具柴油引擎。汽油的部分,入門車款搭載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動力,具備255匹最大馬力及36kgm的扭力,搭配8速手自排變速箱之後,0-100km/h加速可在7.6秒完成,這樣的實力相當於BMW 430i Gran Coupe,或是Audi A5 Sportback 45 TFSI quattro,這兩款車最大馬力均為252匹;而本次試駕的頂級性能車型,則是採用3.3升V6的引擎本體,另外再搭配雙渦輪系統,最大馬力可達到370匹、最大扭力52kgm,搭載同樣的8速手自排變速箱,0-100km/h加速最快只需4.9秒即可完成,而且除了後驅車款,另外還有四輪驅動車款供選擇,這次試駕兩種傳動方式也都有體驗到。至於柴油的部分,則是一具可發揮200匹馬力、44.9kgm的2.2升柴油引擎,這主要是為了歐洲消費市場所準備,國內未來若引進,預計將以兩汽油動力為主。
 
具5模式電子阻尼可調懸吊
 
 
為了成就精湛的操控實力,KIA原廠為Stinger的底盤搭載前麥花臣、後五連桿的懸吊結構,並可選搭DSDC主動電子阻尼可調系統,該系統區分為Eco節能、Sport運動、Sport+進階運動、Comfort舒適及Smart智慧共五種模式,但模式多寡將針對各地區市場需求做調整,以這次在現場試駕的車款為例,便未配置Sport+及Smart模式;原廠表示,這套電子阻尼可調系統若在Smart模式下,將會結合車上的羅陀儀、車速、循跡系統、轉向角度等等條件,自動調整前後避震阻尼。舉例來說,若車輛遇到轉向不足時,系統會將阻尼設定為前軟後硬,反之,若是在轉向過度的情況時,避震阻尼會設定為前硬後軟,讓車輛能順利的循著預期行車軌跡過彎。但在實際試駕前分析那麼多軟硬體條件,Stinger動力操控是否真如原廠所言如此高竿,說老實話直到出發那一刻我心中還是抱著無限疑問。
 
在地獄中長大 Stinger操控實力媲美歐系性能車
 
 
相信熱血的車迷,對於德國被稱為「綠色地獄」的紐柏林賽道一定不陌生,這個場地光是知名的北賽道一圈就長達20.8公里,其中將會經歷73個大小彎道,海拔高度更有300公尺落差,不少車廠都將旗下打造的性能車款來此進行上市前測試,甚至以打破圈速紀錄為矢志,如Stinger在發表前,就在此進行了超過1萬公里的道路測試,這相當於一般用車情況15萬公里的嚴苛挑戰。這次KIA Stinger的試駕活動非常緊湊,到達了紐柏林賽道後才第一次看到實車,便準備要上路進行體驗,而為了安全著想,活動中都有一台領頭車帶隊。
試駕車款清一色為3.3升V6雙渦輪動力,首先浩昇體驗的是四輪驅動車型,上路未久,從起步的反應、方向盤傳遞而來的最初感受,我便隱隱約約發覺這輛車確實不簡單,因為它的手感和我之前認識的KIA已是完全不同層次。隨著領頭車的速度逐漸提升,Stinger在每個彎角的攻堅上,低重心的特性加上優異的車體剛性,不僅感受不到長軸距車款的滯礙感,更令人驚訝的是四輪驅動車款的底盤貼地性真的是恰到好處,在偶有高低起伏的路面上,以時速約莫120km/h過彎,懸吊除了能稱職的吸收上下擺幅,同時也能提供強韌的支撐力,沉穩不躁進卻帶著積極,而轉向在可變齒比轉向系統的應用下,無論指向反應及精準度都令人激賞;至於車頭內那具3.3升V6雙渦輪引擎,在8速手自排的搭配下,無論是起步加速的衝擊感,抑或是出彎再加速的動力延續性,整體表現都已堪稱到位,尤其是在Sport模式中除了油門反應更激進,後方排氣管更有低沉渾厚的聲浪伴隨著激情時刻,如果這樣的動態表現,在我不知道是一輛KIA的情況下來判斷,我百分之九十的機會會猜它是一輛BMW,這方面我絕對沒有誇張。
 
 
只是在這搭配下仍有小缺憾,那就是變速箱並未配置S運動檔位,也沒有純手排模式選擇,因此雖然在過彎前可藉由撥片降檔,但出彎後未久即會回到一般自排模式,這情況的困擾較常見於入彎前,系統往往已自動升到最高檔位,且由儀表上也無法得知現在處於哪個檔位,在自排模式邏輯不夠積極的情況下,往往需要時間尋找最適檔位,且這手自排變速箱雖然整體而言換檔銜接,及升檔反應表現已有近85分水準,但手動降檔時仍有些微保護機制,使得激烈操駕時略微綁手綁腳。
 
四驅沉穩流暢 後驅靈活激進
 
 
隨著一圈四輪驅動車款的體驗時間結束,在稍事休息五分鐘之後,原廠立即引導我前往後輪驅動車款上,進行下一波兩圈41.6公里的Non-Stop行程。這裡先說明一下,根據方才的經驗,領頭的原廠駕駛其實在整體速度上都以中快板,約莫七成到八成功力在駕駛,只要後車跟得上,基本上是不太會放慢速度。而當我將車輛開出Pit區之後,立即發現後輪驅動車款由於少了四輪驅動系統的荷重,反應很明顯地更為輕盈靈巧,在中低速彎道中的指向反應如刀切豆腐般俐落,且蠢蠢欲動的車尾更是帶來不少感官刺激,不過由於體驗期間禁止將循跡系統關閉,因此也難以將它的實力進一步施展,但至少循跡系統的介入算是恰到好處,沒有那種即將高潮卻被打斷的掃興,緊繃的兩圈下來雖然背部已汗濕,但腎上腺素大爆發之後卻仍讓人意猶未盡,這是我試駕前未曾想過的景況。
 
 
萬事皆備 品牌價值建立是關鍵
 
將情緒緩和下來,最後我們來談談Stinger這台車的市場前景與概況,經過了全盤了解後,我們知道它是KIA不計品牌定位,而且挹注許多心力將目標鎖定BMW 4系列Gran Coupe、Audi A5 Sportback,甚至是Mercedes-Benz C-Class的豪華四門GT轎跑車,這是原廠對於Stinger這輛車的期許,而經過我試駕後,確實也認為軟硬體條件上的實力,與上述幾款豪華品牌車款差距不大。但現實是,KIA品牌是否足以支撐,讓Stinger能以較高價販售便是最關鍵的課題。
 
若以試駕的3.3升V6車款,包含了ACC跟車、車道偏移輔助、盲點偵測等主動安全科技全上的規格來說,我保守預估在國內價格可能會超過220萬元(依配備而定),這樣的價位對國內的消費者接受度而言絕對是個不小的考驗;但以理性層面、屏除品牌的前提來思考,Stinger 3.3 V6這樣的價位,即可擁有比售價349萬元的BMW 440i Gran Coupe更強悍的370匹馬力、不會遜色太多的操控實力,最重要的是饒富科技感的獨到外型,其實也相當程度上具有不小吸引力。不過無論如何,Stinger這輛車的誕生絕對是宣誓的意義大過於實際銷售量,它代表的是KIA在2017年當下最頂尖的造車工藝結晶,且動態實力足以和歐系性能轎跑車媲美,相信如果售價策略訂定得宜,且讓潛在客戶能夠提前體驗它的美好,應該還是有機會能夠擄獲一票願意嘗鮮的消費族群才是。
 
 

車款型號

KIA Stinger 3.3 V6

售價

未公布 預計2018年中引進銷售

車身型式

四門斜背轎跑車

引擎規格

排氣量(c.c.)

3342

汽缸型式

V6 汽油 雙渦輪增壓

最大馬力

370ps / 6000rpm

最大扭力

52kgm / 1300-4500rpm

引擎位置

前置

變速系統

8速手自排

傳動方式

後輪傳動 / 四輪驅動

0-100km/h加速

4.9秒(原廠數據)

車身尺寸

車長(mm)

4830

車寬(mm)

1870

車高(mm)

1400

軸距(mm)

2905